从红安走出的长征队伍——红四方面军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07 11:57:52
  • |
  • 作者:红安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590次

长征,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,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。长征的胜利,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,奠定了胜利的基础。今天,带您认识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。

20170517170344_p59dnrdvma.png?v=1743741201204

20170517170344_lc066u2wcq.png?v=1743741201204


位于红安县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,瞻仰、参观者常年络绎不绝。


1927年,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号召下,湖北爆发了黄麻起义。

20170517170344_yhy0hf20gn.png?v=1743741201204

20170517170344_y401qgoumf.png?v=1743741201204


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潘雨林(介绍)说:“湖北的黄安,现在的红安,和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,在党的领导下,发动了黄麻起义,建立了一支中国工农革民军,鄂东军,创建了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。”


红安县党史办辛向阳说:“鄂东军是红四方面军建军的起点,对革命的贡献,一个是建军的贡献,还有是根据地的贡献。黄麻起义以后,诞生了红三十一师,还有商南起义组成的三十二师,皖西北(六霍起义)组成的三十三师。”

20170517170344_1eto3om52r.png?v=1743741201204


黄麻起义的胜利,极大地鼓舞了鄂豫皖革命者的信心。商南起义和六霍起义相继在河南、安徽爆发。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支革命队伍迅速集结壮大。
潘雨林说:“1930年,中央就派来了郭树生、许继胜,将三块根据地合为一体,统一领导,就成立了鄂豫边特委和鄂豫边苏维埃政府。然后将三支部队合编为红一军,湖北的黄安麻城这一带,就成了鄂豫皖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中心。”


三块革命根据地合为一体,大大加强了革命的力量。1931年,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,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——红四方面军成立了。

20170517170344_2i87uvqfae.png?v=1743741201204


在接下来的革命斗争期间,红一军又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。1931年11月7日,在湖北黄安七里坪镇,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正式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,兵力达到3万人。


潘雨林介绍说,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后,发动了黄安战役,历经了43天,实行了围城打援战术,四个团围城,四个团打击敌人的援兵。第43天的时候,红四军列宁号飞机,飞到黄安县城上空,敌人以为是自己增援的飞机来了,在战壕里跳出来,准备欢呼。没想到,迎接他们的,是丢下的炸弹,撒下的传单。然后一举攻克黄安县城,红四方面军首战大捷。

20170517170344_i19ilfhunv.png?v=1743741201204

此后,红四方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队三次“围剿”,取得大量歼敌的辉煌战绩,与此同时,将革命的火种洒遍鄂东北,所到之处,得到百姓的倾情拥护。

20170517170344_j1eo4gmrhl.png?v=1743741201204

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讲解员周维说:像在我们七里坪镇,有个妇女叫做张桂英,她才新婚三天就送丈夫报名参加了红军,一时被传为佳话:‘世人要学张桂英, 她劝丈夫当红军’。红军仅在一天的时间里,就招收了800多人。”

20170517170344_t8a6nw0e8g.png?v=1743741201204


鄂豫皖苏区的壮大,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,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,对鄂豫皖苏区进行了第四次“围剿”。1932年,受张国焘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,红四方面军未能取得第四次反“围剿”的胜利,被迫实施战略转移,转战到川陕边界,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。1935年,红四方面军走上了长征之路。


20170517170344_d7a20ufjwu.png?v=17437412012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