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征路上红安人—秦基伟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5-25 09:38:26
  • |
  • 作者:红安县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447次

20170525105408_f725sjw029.jpg?v=1743741873061

 秦基伟,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湖北黄安(今红安县)七里坪镇秦罗庄。秦罗庄全村人家都姓秦,是一个世代租种罗姓地主庄田的穷苦山村,故名秦罗庄。秦基伟8岁丧父,10岁又失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,孤身一人守着祖辈留下的破草屋苦捱时光。


 小小年纪,挖野菜、砍柴卖、放牛、打短工,什么苦事秦基伟都做过,在孤苦的生活环境中顽强成长起来,养成了勤劳、能干的品质和刚毅、勇敢的性格。



20170525105422_g3agif9lju.jpg?v=1743741873061

  在最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,美军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.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,倾泻炮弹190余万发,炸弹5000余枚。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,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,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。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,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—2米,成了一片焦土,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。

  这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,持续鏖战43天,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,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,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,并且迫使联合国军队停止进攻。

20170525105435_cnd28qcgkd.jpg?v=1743741873061

 秦基伟带领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,面对美军6.2万余人、118辆战车、350门大炮、3000多架次飞机以及投下的200多万发炮弹、万余枚炸弹,十五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,顶住了“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”,把美军牢牢钉在上甘岭前,打得骄横的侵略者只好在谈判桌前低下头来,从而加速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进程。

20170525105449_o551jcchbd.jpg?v=1743741873061

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的秦基伟,在战役初期,胸怀全局、沉着应变,敌情明朗后,下令全面反击,迫使敌军将战斗升级为战役规模。坑道战阶段,科学部署兵力、合理运用战法、将敌军拖入持久作战;决定性反击和巩固阵地阶段,正确预测战役走势,及时补充调度兵力,充分发挥炮兵作用,取得最后胜利。


20170525105505_cklmos6ptr.jpg?v=1743741873061

 秦基伟回到祖国后,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他,见到他后,毛主席立刻笑呵呵地上前握住了他的手,并说:啊,秦基伟同志,欢迎你啊,上甘岭战役打得特别的好,这场战役是个奇迹啊,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!

20170525105520_aoj4cyffjv.jpg?v=1743741873061